初136班校友 王英民
我是在1965年9月考入湘潭一中,就讀于136班的。1966年3月父母所在的鐵道兵部隊修好了湘黔線,轉戰至成昆線,我也就隨之去了昆明,1968年在昆明師院附中初中畢業,69年春去黑龍江當了知青。算起來,我與一中的緣分很淺,只有稍縱即逝的半年,在我65年的人生中不到百分之一的歷程。
可是,說來也很難令人置信,這短短的半年,在我的心中,卻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痕,令人無法忘懷,經過半個多世紀,絲毫沒有磨蝕,反而日久彌深!
1993年底,在毛主席誕辰100周年之際,當拜謁了毛主席故居之后,我特意回母校去拜訪了班主任周令名老師,并由此聯系上湯麗娜、唐澤煌等同學,與136班老同學建立起了聯系。這次母校舉辦68屆同學畢業暨下鄉50年紀念活動,盡管1月份的湘潭往往是雨雪交替,氣候并不宜人;盡管我所在的學校還沒放假,想要參會只能見縫插針;但當我看到會議通知后,沒有片刻猶豫,當即報名,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盡最大努力,爭取與同學相聚,爭取回到一中!
有時我自己也感到奇怪,為什么我在一中僅僅學習生活了半年,而對她的感情卻如此之深!
也許,那是因為一中有紅色的鐘樓,她飽經滄桑,卻始終是那樣從容,她見證了湘人百年奮斗的歷史,她迎送了多少青年翹楚,志士仁人。永難忘懷,一中那悠揚的鐘聲!
也許,那是因為一中有光榮的傳統,作為百年名校,她并不張揚,但自有其厚重的底蘊!公誠勤樸,一中的校訓,她指引著我們如何做人,走過了大半人生旅程,我自豪仍能挺直腰板不彎半分,感謝一中傳統的洗禮,雖然僅有半年,卻是受益終生。
也許,那是因為一中的培育之恩,我是在1977年恢復高考那年考上的大學,回想起來,從65年9月入學,到66年6月進入文革動亂,然后是69年3月下鄉當知青,71年3月當工人,到77年底參加高考時,真正受過的正規中學教育也就是初一那一年,尤其是66年4月之前在一中的那半年。感謝一中,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重點中學,她那嚴謹的教學體系和優良的教學傳統使我扎實地掌握了初一的大部分知識,學會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中培育出我“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壯志,錘練出我“天生我材必有用,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豪情。我堅信,作為一名一中人,一切皆有可能!正因為有這種精神支撐,使我敢于在接到恢復高考通知后的兩個月中奮力拼搏,頂著旁人的懷疑和冷嘲熱諷,自學完考試必備的初、高中全部課程,一舉考上大學。在大學四年里繼續努力拼搏,從入學摸底測試的“墊底生”,進步成為數不多的能直接考上研究生的優等生。我能夠考上大學,并順利完成學業,最后成為博士、教授、博導,成為教育部、地礦部跨世紀人才,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沒有在一中打下的基礎,這一切怎么可能?我永遠忘不了一中!
也許,那是因為一中老師們的厚意深情,一中老師為人師表,嚴謹認真。我永遠記得第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的英語成績竟然不及格,這大大挫傷了我的自信心。郭春暉老師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不厭其煩地幫我分析原因,鼓勵我永不言敗,知難而進,是郭老師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給了我努力奮斗的勇氣,使我得以變失敗為動力,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重要的基礎。更使我難以忘懷的是當1993年底我去拜訪周令名老師時,雖然時隔27年,雖然只跟周老師學習過半年,但他居然一眼就認出了我,還叫出了我的姓名!如果不是把學生掛在心上,又怎會印象如此之深?深深感謝您,一中的老師們,養子方知父母恩!當我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后,我才真正體會到,學生們在老師的心中,份量是多么的重!
也許,那是因為懷念在一中少年時代同學們的友誼和純真!人生百味,與時不同。童年是金色的,但那時活動半徑太小,色彩雖美,卻僅限于小小的家庭。青壯年最為壯美,這時人們真正進入了社會,有了奮斗的目標和舞臺,綻放出人生最瑰麗的光輝,留下了人生最深刻的印痕。但世界是如此的矛盾,成功離不開挫敗,快樂與悲哀伴生,成就越大,磨難越多。青壯年的回憶,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而今我們已踏入老年,俱往矣,回顧往事,才發現人生最值得留戀的原來是少年時代。她有青年之壯美,“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她更有童年之清純?!靶⌒∩倌?,很少煩惱,無憂無慮樂陶陶”,胸無城府,一片純真,充滿幻想,揚蹄欲奔!
無疑,這一切都使我對一中留下了濃濃的意,深深的情。
1月13日,細雨初晴,我終于回到了魂縈夢繞的母校,時過境遷,南樓不在,北舍無存,谷水塘也失去蹤影。她們已變成一座座現代化的教學樓,令歸來尋蹤的游子悵然若失,感慨萬分,但那歷盡滄桑的鐘樓仍巍然屹立、風姿依存,她呼喚著游子,歸來吧,這里是你的校園,這里有你的青春!
一進校門,就見到了闊別半個多世紀的同學,雖然一個個都已成為“風韻依稀的資深美女,精神矍鑠的老帥哥”,見面時基本上是“鄉音未改鬢毛衰,同學相見不相識”,但當報上姓名,聊起少年時的種種囧事,很快就喚醒了那深埋于腦海中的記憶,找回了那無憂無慮少年時代的純真。
很遺憾半個世紀過去了,我沒能見到我的班主任周老師、我的英語課郭老師……,但幸運的是,從初68屆的班主任符白丁老師和紀群英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一中老師們蓬勃旺盛的斗志、博大精深的學識,我更深深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的厚愛深情。
在運動場上的游行唱歌里,在大會堂內的文藝演出中,我看到了歷經艱苦磨難的同學們個個才華橫溢,豁達、樂觀、飽含激情,不愧為一中的學子,湘人的精英!
我終于回到了一中,我更加懂得了一中,我永遠不會忘記一中!雖然只有半年的緣,但那卻是一世的情!
審核:吳展宏
美編:黎立陽 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