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qkrni"><output id="qkrni"><nav id="qkrni"></nav></output></span>

            潭中文苑 | 《家鄉的春節文化》

            來源: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團|發布時間:2022-02-22 20:25:11|瀏覽次數:

            編者按:

            都說年味越來越淡薄了??纯催@些孩子們在過年時所親歷的中國年,你還會說年味淡薄么?


            家鄉的春節文化

            2021(13)班 譚婭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奔亦l的春節,歷來是熱熱鬧鬧的。



            床邊響起了起床鈴的聲音,我少見的沒有賴床,一蹬腿從床上蹦了起來,穿上新衣,開門與正在笑著看新聞的爺爺奶奶打招呼:“新年好!”吃完熱騰騰的餃子,急匆匆的跑下樓,迎面拂過的風帶來的是新年的問候。樓下的小孩子們正在玩鬧,嬉笑著跑來跑去,一個戴著小老虎的帽子,穿著虎頭鞋的孩子在后面扮鬼臉,學著老虎的吼聲低低的說:“嗷!我是大老虎?!被㈩^鞋在水泥地上不停地打轉,從這邊跑到那邊,忽又猛地從上撲下,看起來活潑極了?;⒛曜杂行職庀?,孩子們活潑的笑聲喚起了我一年的活力。


            在路上走著,只見街邊都掛滿了燈籠和裝飾,隱在樹葉中,只在風吹過時才冒出來一點,晚間來看一定會是滿樹明燈、令人驚喜吧。到飯店吃飯,一定會點上一盤扣肉,一片片肥瘦相間的扣肉,香氣撲鼻,饒是不愛吃肉的我,也忍不住要夾上一筷子。不過我最愛的,還是奶奶自己做的八寶飯,紅棗、蓮子、葡萄干、香甜的糯米和營養豐富的配料搭在一起,再在上層擺上幾顆軟糖,看起來就讓人胃口大開。還有魚、燒雞、蝦子等等一類美味。餐桌上的年味,也從大人們喜慶的碰杯中傳出,祝福的話語,飽含這大家對新的一年的期待。


            到了晚上,月亮從天邊浮現,天空如墨色漸漸深沉,直到最后一抹亮眼的日光也被悉數吞沒,大家都聚到了廣場上,歡聲笑語一片。廣場上人來人往,中間的場地常會圍起來舉行活動或表演,讓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贏獎品。周圍還有不少人放鞭炮絢麗的花火在天空中炸開,照亮每個人帶笑的臉龐,在人們心中留下一片美好的景色。



            回家后,大家也會一起聚在電視機前,擺著一桌零嘴小吃,一起看春晚。雖然因為疫情,無法跟其它親友團聚,但年的氣氛還在,新年的感覺夠足。


            家鄉的春節,入目總是人們歡喜的笑臉,聽得的皆是充滿活力的招呼聲和樂曲,感受到的都是大家對春節的喜愛。家鄉的春節文化,還體現在不少細節中。


            教師點評:過年在你的筆下有了些詩情畫意。



            家鄉的春節文化

            2021(13)班 周星貝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歡樂的節日。既然是節日,那么就有屬于它的風俗文化。而不同的地區過春節的習俗也各有異同,我就來說一說關于邵陽的春節。


            從整體的氛圍來講,邵陽的年味比湘潭要濃厚得多。


            首先就體現在飲食上,在過年那幾天,不論是中飯還是晚飯,餐桌上永遠都是大魚大肉,而且如果有客人拜訪還會更豐盛,不只是單單定格在年夜飯上。從飯菜上看,邵陽人比湘潭人更注重年味。



            年夜飯后長輩的紅包也是每個人在春節所期待的。湘潭人比較喜歡幾百幾百的整數封紅包,而邵陽比較喜歡幾百幾十這樣的封紅包,而且還是新鈔。



            在二十九當天和三十早上是不能碰菜刀的,必須在二十八號那天將所有食材準備好,如果碰了菜刀,那寓意著今年不吉祥。三十和初一早上必須六點起床吃“發財飯”,這代表著新的一年要發大財。


            其次表現在團圓上。按以往我在湘潭過年的氛圍來看只能說冷清,爺爺奶奶家只是去拜年,除夕晚仍舊是各過各的。但邵陽截然不同,大姨、二姨、舅舅等都會到外婆家守歲,很是熱鬧。


            拜年也是春節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在這點上邵陽與湘潭依舊不一樣。


            拜年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初一的時候一般不拜年,從初二開始拜年,而且如果是女兒初二回娘家拜年是不能吃剩飯的,必須現做現吃,過年期間也不能說一些不吉利的話語,免得不小心實現了成了真,是非常忌諱的。



            湘潭的拜年非常經典;送禮物,喝茶,聊天敘舊,偶爾還會吃飯。邵陽不同的是,如果要去拜年,到了親戚家門口必須放一卷鞭炮,一家一卷,有時候甚至兩卷或更多,鞭炮在門外“啪啪啪啪”地響,表示喜慶以及趕走壞運氣。


            家家戶戶的年味其實都不同,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喜歡獨處,也有些人喜歡熱鬧中的獨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年。而這些年最大的相同點就是開心。


            點評:通過邵陽和湘潭過年的對比,寫出了不同的年味,雖說這對比不一定準確,但還是為你細致的觀察點贊。




            關于春節傳統習俗調查

            2021(13)班 王欣悅


            我的家鄉是四羊方尊的故鄉,遠古的春節習俗已難考證,以下是從長輩記憶中挖掘的現在仍在進行的春節習俗。


            一、撮墳。這項工作要在大年三十之前(包括當天)帶著工具去祖墳上清理雜草,以示后人依舊在祭奠先人。大年初一便攜家里人去給他們拜年,一是祝賀新年吉祥,二也希望先靈保佑來年順風順水步步高。當我們去墳前燒香送紙時也要抱有一顆誠心,且不論庇佑真假,面對自己相識或不知的親人墳塋也總該敬畏。用張愛玲的觀點來解釋,他們活在我們的血液里,默默地支持我們。難怪《朱子治家格言》里有句: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二、燉蘿卜。這是大年三十晚上年夜晚的長駐嘉賓,燉蘿卜并不是單純的蘿卜,里面會加有半只雞或豬蹄肉類。在現在看起來這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可人家是習俗,就可上溯歷史。從前的農村落后貧困,平常只有“雙槍”有點肉吃,所以在年末來餐大的,也算對自己辛勞的一年來點甘甜,而且以前燉的葷類是豬尾巴、豬蹄之類的下腳料,像現在這樣的豬肉是很少放的。從前市場上肉比排骨、筒子骨、豬蹄價格高出一格,而現在恰好相反,是因為人們大多已能填飽肚子,開始在營養與味道上精細追求?,F在家中的燉蘿卜已不見豬尾巴的身影,習俗的變遷恰反應了經濟的發展。


            三、敬神。這類習俗會因人而異,每個人有不同信仰的神,如我外婆信的是“司明娭毑”,家里墻上貼了張紅紙黑字寫的“司神之位”每年三十晚上拜一拜,求來年好運,許的心愿多是家人平安,這也是最質樸的心愿。其實求神拜佛也并沒什么不妥,求的是個心安。只要沒有不法分子利用其來騙人錢財。說到底其實這也算文化,佛教道教中有可供挖掘的精華,現在也要兼容并包,更要尊重他人的信仰。


            四、殺年豬。我未曾親眼看見過這場景,只有所耳聞。殺年豬時鄰里會聚來,主家也會賣些豬肉出去,剩下大部分自己吃,可以做成臘肉,風吹肉灌成香腸,也有的拜年可以用上,從前算是份大禮,都是親戚,就算現在不是寶貝般的存在,好歹也是禮輕情意重,不過我母親家這邊家風是很好,沒有勢利親戚。



            以上便是我家鄉特別的春節習俗,另外的如走親戚、放爆竹,都算全國統一了。研究家鄉習俗總有蒙著一層似現非現的紗,使我感受不親切,辟如“從前”這般字眼用得多,有一種迷惘之感。


            點評:你選取了別人不大會選的幾個年俗來寫,但這幾個習俗的確最能體現過年的真正意義所在。傳統不能在我們手上丟了,你是撿拾者。




            撰稿:2021(13)班 譚婭雯 、周星貝、王欣悅

            審稿:胡秋香



            湘公網安備 43030202001024號

            COPYRIGHT ? 2002-2022,www.boxinmall.com,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 ? 湘潭市一中教育集團
            學校地址:湖南省湘潭市建設北路117號 郵政編碼:411100 聯系電話:學校辦公室0731-52525888;傳真電話:0731-52525888; 湘ICP備2021020181號-1
            sitemap feed
            2020最新国产高清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