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表現:
新學期一開始,許多同學感覺動力不足,在學校的時候會感覺很疲憊,課堂上打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愿意做,情緒非常低落,有的還會出現心慌、頭痛、胃痛等生理癥狀,心理學稱這些表現為“開學綜合癥”。據統計,在開學前后的2周時間,約80%的學生會出現心理波動。這主要是由寒假生活與開學后的學習環境反差大造成的,學生需要有一個主動適應的過程。在假期里玩得越“瘋”,開學前后的心理不適反應可能越強。
行動指南
1回顧假期,記錄閃亮一刻
這個寒假,同學們或許用自己享受的方式度過。親友相聚、運動、讀書、二次元等等,不論是哪種休閑娛樂方式,都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滋養了我們的心靈。我們在這段寬松自由的時光,都有意無意地探索了內心感興趣的各種選擇。在新學期,我們不妨與朋友、同學做個分享:
① 你對這個假期是否滿意?若按 1-10 評分會給多少分?
② 假期中最值得紀念的是哪些事,這些事讓你有什么積極的感受?
③ 假期安排中是否有一些遺憾或未完成的事情,它們重要嗎?在未來你想怎么安排這些事?
我們可以好好思考,如果再度過一次假期,對于過去自己選擇度過這段時間的方式,哪些該“修剪”、哪些該“擴容”,哪些是真正想要的,哪些則是一時沖動的消遣。過去的經歷都是未來成長的經驗,而復盤就是去蕪存菁、明心見性的重要方式。于此,我們可以保留其中讓人感恩的部分,帶著溫暖的部分繼續前行!
2挖掘成長力量,提升信心勇氣
很多時候,我們對開學的抵觸情緒來自于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這些壓力多半是來源于曾經遇到的困難或者受到的挫折。新學期代表新的開始,也代表著新的成長,意味著我們擁有了更強大的內心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所以請大家挖掘成長力量,提升新學期迎接新挑戰的勇氣吧!
3制定新計劃,確定新目標
新學期面對著新的挑戰,同時也充滿著各種新的機會,為更好地投入到后續學習之中,我們應提前收收心,試著制定自己新學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樹立學習信心。
能量包:目標越具體越好,如“晚自習時我要努力學習”不如“晚自習我要完成數理化試卷各一張”~
4尋求幫助,合理宣泄
面對開學的焦慮,同學們可以找好朋友、父母談一談,將自己的煩惱講出來,發現自己在這些負面情緒背后隱藏的心理需求,勇敢地接受和面對偶爾出現的不安,也可以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師尋求幫助,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